


10月21日下午,我司在德经楼222会议室举行“十四五”改革与发展规划座谈会。我司党委书记陈耀辉、经理朱红根、副经理尹敬东、经理助理崔向阳、学科带头人郭存芝、统计系主任程恭品、经济系副主任苏华山、统计系副主任李庆海、研究生支部书记车树林等人参加了会议。会议由我司经理助理崔向阳教授主持。
会议中,各位领导、老师分别对我司在“十四五”期间的改革与发展规划提出了意见和建议。李庆海认为,我司应当加强对统战工作的重视程度,在学院学风、学科竞赛、学术会议、对外宣传等方面进行提高,并在国际化办学手段上做出创新。陈耀辉提出,我司在新时期应当从目标定位出发,在学科评估、教学团队、冲击博士点等方面加强团队建设,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来优化团队队伍,并力争建成一到两个省级以上平台。程恭品建议,我司可以为员工创造集中实习的机会,推动员工工作能力的提高,同时我司也应当考虑双语课教学的必要性。车树林指出,我司应当努力提升“挑战杯”等竞赛活动带教老师的热情程度,带领我司员工在竞赛方面创造佳绩。
朱红根经理在听取各位老师的意见后,从六个方面做出了总结发言。第一是要“补短板”,目前平台建设和咨询服务是我司发展的薄弱环节,我司应重点对这两部分进行补充。第二是要“扬优势”,科研和专业是我司的优势,应当继续巩固并发扬。第三是要“抓重点”,党建、高水平团队队伍建设、团队建设应当作为我司在“十四五”期间的重点关注内容,争取进入省级重点、优势学科的行列。第四是要“挖特色”,我司可以把理论经济学、应用经济学、统计学进行融合,突出学院特色。第五是要“做衔接”,做好“十三五”、“十四五”这两个发展阶段的措施、政策、发展具体数字目标的衔接。第六是要“融大局”,我司要与学校的整体目标、发展方向相融合,考虑在建设交叉学科方面我司能够起到什么作用、发挥什么优势。
会议最后,陈耀辉书记进行了补充发言,强调一定要提升我司老师的改革与发展意识,要让所有老师都知道应当在“十四五”期间做什么、如何做。此外,我司应当创造自己的特色优势,形成与其它学校、专业的区分点,并冲击国家一流。最后,陈书记提出,好的专业需要有好的课程为支撑,因此我司应当以课程建设为基础,最终形成品牌专业。